近来,由于张艺谋执导的影片《满江红》的热映,一桩旧的学术公案被翻出来,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——《满江红》(怒发冲冠)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?
由于这是一个学术问题,我尽量不“感情用事”,而是用纯客观、纯学术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——至少,到目前为止,学术界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撑“此词非岳飞所写”一说!
(相关资料图)
持“此词非岳飞所写”说的学者,提出的主要理由之一,是词中“驾长车、踏破贺兰山缺”一句中的“贺兰山”,当时在西北方的西夏境内,与起自东北的女真族金人不相干。并进而推测,此词的作者应是明朝的大将王越,或王越幕府里的文士,因为王越曾率明军在贺兰山与鞑靼人作战。
多年前,有学者为了证明《满江红》确系岳飞之作,发表论文说,“此贺兰山”非“彼贺兰山”,而是今河北磁县境内的贺兰山,岳飞曾在那里与金兵打过仗。但这个反驳的意见,比较苍白无力。因为河北磁县的贺兰山,是个不出名的小山。岳家军在那里与金兵打的仗,也不是什么有影响的著名战役。写进词里来,如果不加注,谁也看不明白。翻检一下宋代的文学文献,我们就会发现,“贺兰山”一般都是指今宁夏的那个贺兰山,没有指河北磁县贺兰山的。因此,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值得采信的解说。
那么,怎样才能解释“贺兰山”的地理方位矛盾问题呢?
其实,诗词中的地理名词,并不都是实写;在相当多的情况下,是借代。例如唐·王昌龄的《从军行》诗里说: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”“楼兰”早在公元448年就已经被北魏给灭了,还轮得着唐人来“破”它吗?王昌龄诗里的“楼兰”,不过是借以代指少数民族的敌对政权罢了。因为在汉武帝时,“楼兰”站在匈奴人一边,多次劫杀汉王朝派往西域的使者,曾经是汉王朝所痛恨的敌人。
同样的道理,如果我们把《满江红》里的“贺兰山”当成“实写”,当然说不通;但作为“借代”,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。
在金人占据中原以前,党项族西夏政权曾经是北宋王朝的心腹大患。西夏军队不断入侵,宋、夏之间在西北地区曾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,特别是在宋仁宗时期和宋神宗时期。
宋仁宗时期,北宋有两位名臣曾率领宋军镇守西北边陲,遏止了西夏人的军事入侵。一位是韩琦,一位是范仲淹。宋·孔平仲《谈苑》卷三记载:“边上谣曰:‘军中有一韩,西贼闻之心骨寒。军中有一范,西贼闻之惊破胆。’”
韩琦镇守西北边陲时,陕西有个名叫姚嗣宗的豪士在驿站的墙壁上题了两首诗,其中有“踏碎(一作‘踏破’)贺兰石,扫淸西海尘。布衣能效死,可惜作穷麟”之句。大意是说:我能舍命报效国家,踏破贺兰山,扫平西夏。可惜我只是个走投无路的书生,像条失水的鱼儿啊。韩琦认为这是个奇才,于是便奏上朝廷,给他授了官职。事见北宋·释文莹《续湘山野录》,南宋·江少虞《皇朝类苑》卷七四《诈妄谬误·知人之难》曾予引录。亦见北宋·阮阅《诗话总龟》卷三《志气门》引(北宋·李颀)《古今诗话》,北宋·李昌龄《太上感应篇》卷九《扰乱国政》,南宋·陈应行《吟窗杂录》卷四四,佚名《锦绣万花谷》卷二四《知遇·崆峒叟》引北宋·孙逢吉《职官分纪》等,文字略有出入。
关于此事,还有另外一个版本,说是韩琦镇守西北边陲时,书生姚嗣宗献诗道:“踏碎(一作‘踏破’)贺兰石,扫清西海尘。布衣能办此,可惜作穷鳞。”大意是说:我虽是个书生,但有本事踏破贺兰山,扫平西夏。可惜走投无路,像条失水的鱼儿啊。韩琦读后,对身边的僚属说:“此人若不收拾,又一张元矣。”于是便上书朝廷,荐举他当了官。张元,本是个怀才不遇的书生,诗也写得很狂怪。他在宋没有出路,于是流窜到西夏,教唆西夏国主李元昊侵犯大宋。韩琦并不相信姚嗣宗真有那么大能耐,但觉得还是给他个官做做比较好,可以拴住他,免得他也像张元那样投奔夏人,出主意祸害大宋。这个版本,见北宋·蔡絛《西清诗话》卷下,南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五七、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》卷五四《宋朝杂纪》上、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卷一〇《品藻·姚嗣宗》等曾予引录。亦见南宋·陈鹄《西塘集耆旧续闻》卷六,文字略有出入。
以上两个版本,虽然在细节方面不尽相同,但有两个大的关键是一致的:姚嗣宗写有“踏破贺兰石”诗,韩琦因此向朝廷荐举他做了官。
(未完待续)
Copyright 2015-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8928号-48 联系邮箱:315 54 11 85 @ 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