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点聚焦!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二五二)

2023-05-04 15:08:18 来源:中华诗词学会

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,南京人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,清华大学特聘教授。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“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”指导教授,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(原会长),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,中华诗词学会顾问,中央电视台“诗词大会”总顾问、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顾问、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。曾应邀在美国耶鲁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。


【资料图】

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252)

宋·王安国《假寐》诗

假寐[宋]王安国

计较平生分闭关,偶然容得近人寰。

春风池沼鱼儿戏,暮雨楼台燕子闲。

假寐尘侵黄卷上,行吟花坠绿苔间。

了无一事撩方寸,自是颓龄令鬓斑。

网友雁南飞问:这首诗最后一句,有的版本是“自是颓龄合鬓斑”。请教先生,应是“令”字还是“合”字?再就是此诗首联和尾联该如何理解?多谢先生。

钟振振答:王安国此诗末句,宋·陈思《两宋名贤小集》(清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)卷六一王安国《王校理集》作“自是颓龄令鬓斑”;元·方回《瀛奎律髓》(清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补配清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本)卷一〇《春日类》、明·曹学佺《石仓历代诗选》(版本同上)卷一四三《宋诗》二〇、明·李蓘《宋艺圃集》(版本同上)卷七、清·张豫章《四朝诗·宋诗》(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)卷四六《七言律诗》二,皆作“自是颓龄合鬓斑”。

“令”与“合”,字形相近。因此,这一组异文,应非作者推敲、修改所致,而更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错讹。

那么,究竟是“令”错成了“合”,还是“合”错成了“令”呢?

从全句文义的角度来看,“令”是“使”的意思,“合”是“该”的意思。“颓龄”,即衰年、暮年。衰老的年纪使得我鬓发斑白;年龄大了,我的鬓发应该斑白了——作“令”作“合”,都是说得通的。

从声律的角度来看,“令”作“使”解时,古汉语读平声“零”;而“合”则读入声,属仄声字。此句的格律应是“中仄平平中仄平”,第五字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。但比较起来,作“仄仄平平仄仄平”,声律似更美听;作“仄仄平平平仄平”,总觉得拗了一点。

因此,我比较倾向于“令”是“合”的错字。上文所举各种不同版本的文本,也是作“合”者明显多于作“令”者。可见在这个问题上,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共识的,尽管大家都没有说选择“合”字的理由。我的这一判断,不敢说一定就对,仅供您参考。

首联“计较平生分闭关,偶然容得近人寰”,“计较”,本义是算计、比较,引申则有盘算、盘点的意思。

“分”,读去声,义为自料、承认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。

“闭关”,即关门,不与外界相接触。

这两句的意思似是说,盘点我这一生,由于性格耿介,与世俗社会不那么合拍,自料只该躲在家里,离群索居,不为时人所待见;哪知道竟偶然得到世人的接纳,还能容我挨近人间。

王安国是王安石的幼弟,但他的政见与王安石并不相同。他初官西京国子教授,西京即洛阳,国子教授则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教官。任满后,宋神宗因为信任王安石,用王安石为宰相,爱屋及乌,故召见安国,和他进行公务谈话。但他竟然“不识抬举”,当面与神宗争辩,且语含批评。当神宗问及外界舆论对王安石当政的评价,他直言不讳地指责王安石“知人不明”“聚敛太急”,即用了一些品行不好、不该用的人;为富国强兵而操之过急,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。他在政治上比较守旧,不大赞成王安石的变法革新,或有可议之处;但他对王安石缺点的批评却是一针见血,说中要害的。这次谈话,惹得神宗不悦,也耽搁了自己在仕途上的迁升。像他这样直肠子的人,的确“不合时宜”,难怪他称自己“计较平生分闭关”了。

尾联“了无一事撩方寸,自是颓龄合鬓斑”,“了无”即一点都没有。

“撩”,即撩拨、扰乱的意思。

“方寸”,指心。心的大小不过一寸见方。

这两句的字面意是说,自己忘形于物外,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我烦恼。既然如此,鬓发怎么会花白了呢?那可不是因为劳心烦神的缘故,是因为年纪大了,鬓发本来就该花白了啊。

王安国死的时候才四十七岁。古人的平均寿命比今人短,人到中年便称老称翁,鬓发斑白也不是什么稀罕事。但安国并不真是个超然于政治之外,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人。他对时政有自己独立的见解。由于政见不合,他的仕途经历较为坎坷,最终遭政敌陷害,被夺官放归田里。因此,我们不能不对他诗中最后这两句的真实性表示怀疑——真正“了无一事撩方寸”的人,绝想不到要如此特别声明的!

关键词:
分享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8928号-48   联系邮箱:315 54 11 85 @ 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