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速读!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二六O)

2023-05-16 09:20:21 来源:中华诗词学会

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,南京人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,清华大学特聘教授。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“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”指导教授,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(原会长),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,中华诗词学会顾问,中央电视台“诗词大会”总顾问、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顾问、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。曾应邀在美国耶鲁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。

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260)


(相关资料图)

·郑珍《芝女周岁》诗之“前阡桂之树”芝女周岁

[清]郑珍

忆我去年春,二月初四吉。

将就礼部试,束装指京室。

酸怀汝祖母,不忍见子别。

倚橧饲么豚,泪俯彘盘抺。

此时汝小蠢,尚是混沌物。

艰苦徒万里,无才分宜黜。

岂知出门后,慈念益悲切。

前阡桂之树,朝暮指就啮。

子身向北行,母目望南咽。

旁人强欢慰,止令增感怛。

所幸越七日,先生尔如达。

半百甫为祖,忻忭那可说。

乃令念儿心,渐为抱孙夺。

吁嗟赖有此,不尔得今日。

生女信为好,比邻不远出。

为纪晬盘诗,悲忻共填结。

网友知畏斋问:钟教授,又要打扰您了。郑珍诗中的“前阡桂之树”一句没有看明白,特向您求教。

钟振振答:在上期的《答疑》(259)中,我已指出,郑珍此诗“前阡桂之树”句,与古人用“折桂”以喻指科举考试登第有关。今天,再就这一话题,略作延伸论述。

“折桂”一语,不始于唐诗,南朝时期的诗里就有了。如南朝宋·鲍照《代春日行》诗曰:“入莲池,折桂枝。芳袖动,芬叶披。两相思,两不知。”梁·范云《别诗》曰:“别君河初满,思君月屡空。折桂衡山北,摘兰沅水东。兰摘心焉寄,桂折意谁通。”又《送沈记室夜别诗》曰:“寒枝宁共采,霜猿行独闻。扪萝忽遗我,折桂方思君。”陈·江总《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》曰:“息舟候香埠,怅别在寒林。……不见投云状,空留折桂心。”但此时期诗里的“折桂”,都用于离别相思,还没有“科举登第”的意思。“科举取士”始于南朝以后的隋,南朝人当然不可能用“折桂”来喻指科举登第。

用“折桂”来喻指科举登第,溯其源头,为晋人郤诜故事。《晋书》卷五二《郤诜传》载:“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,对策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此典故中虽无“折”字,但郤诜自诩为“桂林之一枝”,便有“折”的意思隐含其中。不过,他只是自比“被折的桂枝”,并没有自己“去折桂枝”的意思。且晋代的“举贤良”,还属于“推荐制”,也不同于后世科举的“考试制”。

然而,“举贤良”的“对策”也是要评等第的,可以视同“考试”。故唐诗中即用“折桂”喻指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而登第。武元衡《戏赠韩二秀才》曰:“名高折桂方年少,心苦为文命未通。闻说东堂今有待,飞鸣何处及春风。”彭伉《寄妻》曰:“莫讶相如献赋迟,锦书谁道泪沾衣。不须化作山头石,待我堂前折桂枝。”权德舆《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》曰:“道义集天爵,菁华极人文。握兰中台并,折桂东堂春。”以上诸例有“东堂”“堂”等字,可以明显看出“折桂”与郤诜故事的关联,因为晋武帝与郤诜是在“东堂”对话的。其实,“东堂”里不可能有桂树;郤诜以“桂林之一枝”自诩,那“桂林”与对话地“东堂”也没有瓜葛。但不知怎地,唐人硬生生兴出了一个“东堂折桂”的说法。

这个说法,没多久就被“蟾宫折桂”的新说法取代了。唐·卢肇《成名后作》诗曰:“桂在蟾宫不可攀,功成业熟也何难。今朝折得东归去,共与乡闾年少看。”古代传说,月亮上有桂树;又有蟾蜍,即蛤蟆,故月亮可称“蟾宫”。唐·周墀《贺王仆射放榜》诗曰:“虽欣月桂居先折,更羡春兰最后荣。”“月桂”与“蟾宫桂”也是同样的意思。

“蟾宫折桂”比“东堂折桂”更夸张,更浪漫,更富有想象力,因此也更为后人所乐于接受并袭用。但后人在袭用时,也不都是简单机械地剪贴、拷贝,其措辞又往往有所变化。如唐·吴融《山居即事》诗四首其一曰:“桂树秋来风满枝,碧岩归日免乖期。故人尽向蟾宫折,独我攀条欲寄谁。”宋·陈亚《生查子》(小院雨馀凉)词曰:“起来闲坐北亭中,滴尽真珠泪。为念婿辛勤,去折蟾宫桂。”王庭珪《蝶恋花·赠丁爽丁旦及第》词曰:“桂树新生都几许。兄弟骑龙,双入蟾宫去。一日两枝同折处。姮娥拍手都分与。”曹勋《清风满桂楼·丹桂》词曰:“诗人谩自许。道曾向、蟾宫折取。斜枝戴,惟称瑶池伴侣。”程大昌《折丹桂·端复受官》词曰:“青衫得挂尤光宠,桂是蟾宫种。诗书浓处便生枝,但只要、频浇壅。”曹冠《西江月·示忠彦》词曰:“小山丛桂吐清芬,犹带蟾宫风韵。……汝今妙岁已能文,早折高枝荣奋。”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》诸宫调卷七《正宫·梁州令缠令》曰:“步入蟾宫折桂花,举手平拏。……才优不让贾马,金榜名标高甲。踪迹离尘沙,青云得路,凤沼步烟霞。”元·刘敏中《木兰花慢·寿大智先生》词曰:“蟾宫桂春榜字,看明年、光耀满门闾。应笑青灯黄卷,却成玉带金鱼。”朱思本《烛影摇红·寿郑梅庵》词曰:“那羡东风桃李。向蟾宫、早攀仙桂。”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出《言怀》曰:“能凿壁,会悬梁。偷天妙手绣文章。必须砍得蟾宫桂,始信人间玉斧长。”清·程之鵕《答曹震亭赠诗》四首其四曰:“簪花蕊榜文留试,掇桂蟾宫斧快磨。”陈作霖《庚子中秋杂感》诗三首其二曰:“今岁秋风太凄厉,桂花狼藉委香尘。蟾宫例织登科记,不见梯云得意人。”自注曰:“乡试暂停。”皆是其例。幸亏它们还没有沦为简单机械的剪贴、拷贝,否则,再奇妙的比喻也会引起读者“审美疲劳”的。

关键词:
分享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8928号-48   联系邮箱:315 54 11 85 @ 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