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二六二)|焦点快报

2023-05-24 09:00:07 来源:中华诗词学会

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,南京人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,清华大学特聘教授。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“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”指导教授,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(原会长),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,中华诗词学会顾问,中央电视台“诗词大会”总顾问、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顾问、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。曾应邀在美国耶鲁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。

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262):清·白孕彩诗《三义庙》


(相关资料图)

三义庙

[清]白孕彩

坐谈到底误神州,仰止英雄第一流。

魏晋山河非复汉,关张祠庙尚从刘。

当年共割三分鼎,今日同升百尺楼。

志在中原虽未了,后人碑版已千秋。

网友云涛问:钟教授好!请教您,“魏晋山河非复汉”一句和“后人碑版已千秋”一句,怎么理解?

钟振振答:这首诗的作者白孕彩,一名“允彩”,字居实,明末清初山西平定州(今山西阳泉市)人。明诸生。入清后,不应科举,以遗民终其身。居测鱼村,为诗自娱,悲歌慷慨,以见怀抱。有《测鱼集》。清·戴廷栻选其诗入《晋四人集》。

诗题“三义庙”,是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合祠的庙宇。同名的庙宇,全国所在多有。诗人所咏,应是其家乡的那一座,坐落在今山西阳泉市义井镇义东沟村。

“魏晋山河非复汉”,与下句“关张祠庙尚从刘”对仗,当合观串解,而不应分割开来单独说。三国时期,曹操之子曹丕篡汉建魏称帝后,刘备也在蜀地称帝,但国号仍为“汉”,表明自己继承的是汉王朝的正统。后世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“蜀”,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非正式称法,“蜀”从来就不是它正式的国号。如果要与刘邦建立的“西汉”、刘秀建立的“东汉”相区别,那么至少也应称它为“蜀汉”才符合事实。魏、蜀、吴三国内外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历史进程,是魏先灭了蜀;而后司马懿之孙、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,改国号为晋;最后晋又灭吴。最终的结局是“三国归晋”,天下统一。由于晋是在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,故称晋的天下为“魏晋山河”。“非复汉”,即“不再是汉朝”。也就是说,蜀汉刘氏政权“兴复汉室”的政治理想完全落空了。但尽管如此,“关张祠庙尚从刘”,在三义庙里,关羽、张飞的神像还紧紧地随从在刘备神像的左右。这象征着在后世人们的观念里,刘关张三人是“忠义”的化身,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也不因其失败而有所撼动。世事变幻莫测,而公道自在人心啊。

同样的道理,“后人碑版已千秋”,也不能脱离上句“志在中原虽未了”。“虽”“已”两个虚字,是紧密关联着的。刘关张志在使中原实际上而不是名义上为汉家山河,虽然壮志未酬,但他们的英名美誉,却已经传颂千古了——不信?请看三义庙中后人的碑刻文字吧!

平心而论,蜀汉刘氏政权所标举的“兴复汉室”,与其说是其念念在兹的“政治理想”,不如说在更大的程度上,是一种“政治口号”或“政治策略”。很难想象,倘若刘备集团统一了全国,真的会拱手将权力移交给汉献帝或其子孙。由于历史没有“假设”,我们无法证实或证伪这一点。由于刘备也算汉宗室,按儒家的“正统”观念,他也有资格做汉朝的皇帝。故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读书人,多站在蜀汉一边,而不齿篡汉的曹魏和篡魏的司马晋。

我不知道诗人是否真的相信“兴复汉室”是蜀汉刘备集团的政治理想。但他相信与否,并不重要。因为他这首诗,其实很可能是“借题发挥”——借歌颂刘关张的“忠义”,来表达自己忠于故国,不甘心臣服于清王朝的民族大义。或许,其中还含有对当时全国各地那些耻于“坐谈”,而将反清、抗清大业付诸实际行动之“英雄”的“高山仰止”之情,特别是对那些壮志未了而死难的“英雄”。

【附录】 清·丁宝铨《傅青主先生年谱》曰:“白允彩,戴廷栻《测鱼诗略序》曰:山右老诸生有不得志于时曰居实白先生者,世榆关人。少有俊才,工举业,文章高简。袁临侯先生急拔之,曰:黄贞甫一派也。又《文学白居实先生小传》:白先生居实孕彩,明榆关高才诸生。自甲申二月不为诸生,而笃喜制艺,尤得先辈简贵法,至老不衰。《通志·隐逸传》:白允彩字居实,平定诸生。事母至孝。读书过目成诵。性谨厚,敛束绳墨。至意气所触,辄奋前不少顾忌。中年遁迹荒村,与布衣野老日游醉乡,吟咏自娱。其诗沉浸三唐,简质疏古,自抒性情。有《测鱼村集》。戴枫仲选入《晋四人集》中。”

徐世昌《晚晴簃诗汇》卷一四曰:“白孕彩,字居实,平定人。明诸生。有《测鱼集》。”

又曰:“居实为明诸生。鼎革后,弃举子业。居测鱼村,行吟泽畔,时为诗以自娱。悲歌慷慨,藉以见其怀抱。”

关键词:
分享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8928号-48   联系邮箱:315 54 11 85 @ qq.com